全本阅读

打开
A+ A-
A+ A-

题材:都市商战+非遗传承1空降的“关系户”“从今天起,

林绣珠老师将加入我们的产品研发部,担任非遗顾问。”会议室里,

产品总监赵明的话音刚落,底下就响起了一片压抑的窃窃私语。李静抬起头,

正好对上那位“林老师”的目光——一位约莫五十岁的女性,身着深蓝色手绣上衣,

盘发整齐,眼神平静中带着一丝审视。“开什么玩笑?”李静压低声音对旁边的同事说,

“我们下个月就要交新版智能家居方案的设计,现在塞个非遗顾问进来?

”“听说是CEO直接邀请的,‘文化赋能商业’战略的一部分。”同事撇撇嘴,

“关系户呗。”赵明轻咳一声:“静一静。林老师是苏绣非遗传承人,

有三十多年的技艺经验。这次合作,是希望将传统工艺的美学融入我们的产品设计,

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。”会议结束后,赵明特意叫住了李静:“静,

你负责带林老师熟悉环境和项目。你们团队正在做的‘东方系列’智能家居,

正好需要她的专业意见。”李静勉强挤出一个笑容:“当然,欢迎林老师。

”林绣珠微微颔首:“叫我林师傅就好。年轻人,请多指教。”回工位的路上,

李静快速介绍着部门情况,

快得像连珠炮:“我们团队现在主要负责智能控制中心、环境调节器和智能照明系统的设计,

下周三要提交初步方案,时间很紧。现代家居产品讲究极简、智能、人性化,

和传统工艺的风格不太一样...”林绣珠突然在一款新出的智能灯光控制面板前停下脚步。

那是一款圆形面板,边缘极薄,中心是触摸屏。“这个,可以给我看看吗?

”李静递过去:“这是我们上个月推出的产品,市场反响不错,但缺乏辨识度,

新版‘东方系列’我们希望能做出特色...”林绣珠的手指轻轻抚过面板边缘:“太冷了。

家不应该这么冷。”李静皱眉:“这是铝合金材质,经过二十七道工序处理,手感细腻,

而且散热性能好...”“手感细腻,但心感受不到温度。

”林绣珠从随身携带的布袋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绣框,“你看,这是我为孙女绣的帕子,

丝线的光泽和温度,是机器给不了的。”李静看着那块精致的绣帕,

勉强保持礼貌:“林师傅,我理解您对传统工艺的感情,

但现代产品追求的是效率、标准化和成本控制。我们一天要生产上千台设备,

不可能每台都手工**。

”林绣珠轻轻将绣帕放在控制面板旁边:“我不是说要手绣每一台设备。

但你们的‘东方系列’,如果没有东方的魂,不过是贴了个标签而已。

”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,谁都没有退让。2第一次交锋“我不同意!

这完全打乱了我们的设计节奏!”李静站在赵明的办公室里,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,

但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。“林师傅建议我们将控制面板从圆形改为八边形,

边缘加入‘回纹’装饰,还说表面处理应该模仿丝绸的质感!这意味着所有模具要重新开,

生产线要调整,成本至少增加30%!”赵明双手交叉放在桌上:“静,公司引入非遗顾问,

不是为了做表面文章。我们需要真正的创新,而不只是换个颜色或包装。

”“创新不等于放弃现代设计的精髓!”李静拿出数据报表,“我们的用户调研显示,

85%的消费者选择智能家居产品时,最看重的是科技感和易用性。传统元素只能作为点缀,

而不是主导!”门被轻轻敲响,林绣珠站在门口:“我可以进来吗?

”赵明示意她坐下:“正好,林师傅,我们在讨论您的设计建议。

”林绣珠不慌不忙地拿出几张草图:“我研究了过去三个月公司产品的销售数据,

发现同品类中,有文化元素的设计款虽然销量不是最高,但客户评价和忠诚度明显更高。

”李静有些惊讶,她没料到这位传统手艺人还会分析数据。“我不反对科技感,

”林绣珠继续道,“但科技不应该抹杀人性的温度。八边形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安定和谐,

回纹代表绵长不断,这些寓意与智能家居的理念并不矛盾。”李静深吸一口气:“林师傅,

我尊重传统文化,但我们面对的是现代消费者。您知道重新设计模具需要多少时间和金钱吗?

我们下个季度的发布计划已经确定,没有容错空间。

”“如果只是为了赶时间而做出毫无特色的产品,那不如不做。”林绣珠平静地说。

赵明看着两人,最终拍板:“这样吧,你们各自做一个设计方案,周五进行内部比稿。记住,

我们要的不是谁说服谁,而是找到最佳平衡点。”回到工位,李静看着电脑上原本的设计图,

感到一阵烦躁。团队里的年轻设计师们显然也被这一突**况打乱了节奏。“静姐,

真要重新做两套方案啊?我们连一套都快赶不出来了!”助理设计师张薇皱着眉头。

李静揉了揉太阳穴:“按总监说的做。小张,你继续完善我们原来的设计,

我来看林师傅的建议到底有没有可行性。”她打开林绣珠留下的草图,

惊讶地发现那些手绘的图纸精细程度不亚于他们的专业软件制图。更让她意外的是,

林绣珠并非完全拒绝现代设计,而是在细节处巧妙地融入了传统元素。但承认这一点?

还早着呢。3意外的发现加班到深夜,办公室里只剩下李静和林绣珠两人。

李静正在为新材料成本的问题头疼不已。林绣珠建议的那种丝绸质感表面处理,

供应商报价高得离谱。“年轻人,还不回家?”林绣珠端着一杯茶走到李静桌旁。

“有个成本问题还没解决。”李静简短地回答,眼睛仍盯着屏幕。林绣珠放下茶杯,

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小布包:“看看这个。”李静打开,里面是一块巴掌大小的织物,

表面有着特殊的光泽和纹理,摸上去既有布料的温暖,又有金属的质感。“这是什么材料?

没见过。”“我自制的。”林绣珠眼中闪过一丝自豪,“用丝线和极细的金属丝混纺而成。

传统绣艺中,我们偶尔会用它来表现特殊的光影效果。”李静反复摸着那块布料,

种效果用工业方式实现...”她迅速在电脑上调出材料数据库:“我们有一家合作供应商,

专门做新型复合材料。也许可以请他们尝试模拟这种效果。”林绣珠凑近看屏幕,

这是她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李静的工作界面:“你们能用机器做出类似的效果?

”“如果只是视觉效果,可能有办法。”李静开始快速敲击键盘,“但需要样品进行分析。

”两人突然意识到她们正在并肩工作,不约而同地稍稍拉开了距离。

“我那里还有几种类似的材料样品,明天可以带给你。”林绣珠说。

李静点点头:“谢谢...这确实有帮助。”短暂的沉默后,

林绣珠轻声说:“我知道你们年轻人觉得我们这些老手艺人固执,不懂变通。

”李静没有否认,只是说:“商业环境和手工作坊是不同的世界。”“但在本质上,

都是要做出让人真心喜爱的东西。”林绣珠望向窗外城市的灯火,“我父亲也是绣工,

他常说,无论时代怎么变,人心对美的感受是不会变的。

”李静若有所思:“我大学时修过设计史,记得包豪斯也强调形式追随功能。

”“功能不只是物理上的。”林绣珠微笑,“心灵的慰藉也是功能的一部分。

你看...”她拿起李静桌上的智能手机,指着光滑的外壳:“这么精致的东西,

却冷得像冰块。如果握在手里时,能有一点温暖的感觉,不是更好吗?

”李静第一次没有立刻反驳。她想起自己选择现在使用的这款手机,

正是因为它的陶瓷背板比普通玻璃更有温润的触感。“我明白您的意思了。

”李静的语气缓和了些,“但大规模生产有其限制。我们也许可以找到折中的办法。

”林绣珠点点头:“这就是我来的目的。”4破冰的合作周五的比稿会上,出人意料地,

李静和林绣珠共同站在了演示屏前。“经过一周的讨论和研究,我们提出一个融合方案。

”李静打开演示文件,“保留原有的圆形设计,

但在边框上增加极细的纹理装饰——这是从传统回纹中提取的元素,经过简化,

适合现代生产线。”林绣珠接话:“同时,我们与材料供应商合作,

开发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,表面有丝绸般的质感,但成本和耐久度都能满足商业要求。

”赵明饶有兴趣地前倾身体:“你们是怎么解决成本问题的?

”李静点击下一页:“林师傅提供了一些传统材料的样本,

我们请供应商反向分析其视觉效果的形成原理,然后用工业材料模拟,

而非直接使用传统材料。这样既保留了美学特色,又控制了成本。

”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赞许的低语。张薇举手提问:“静姐,那八边形的建议呢?

完全放弃了吗?”林绣珠回答:“八边形作为中国文化元素确实很好,但经过测试,

对现有生产线的调整成本太高。李静提出的折中方案——在圆形基础上增加细微的切面,

在特定光线下会呈现出八边形的视觉效果,是更明智的选择。”会后,

赵明特别留下了两人:“我很高兴看到你们找到了共同语言。总经办决定,

将‘东方系列’作为明年重点产品,给你们更多资源和时间,

但要确保做出真正有创新的设计。”回到工位,李静难得地露出了笑容:“林师傅,

谢谢您提供的材料样本,没有它们,我们不可能这么快找到解决方案。

”林绣珠摆摆手:“叫我林姨吧,亲近的人都这么叫。是你想到了工业化的方法,我很佩服。

”“那么,林姨,”李静犹豫了一下,“如果您周末有时间,

我想请您去看看我们常合作的那家供应商,一起研究材料的改进方案。”“当然好。

”林绣珠眼中闪着光,“我也可以借此机会学习现代材料的奥秘了。

”5彼此的世界周六早晨,当李静开车到林绣珠的工作室接她时,

才第一次真正走进这位非遗传承人的世界。工作室不大,但井然有序。墙上挂满了各式绣品,

从传统的花鸟虫鱼到现代的抽象设计,应有尽有。最让李静惊讶的是,

工作台上一半是绣架和丝线,另一半却摆着笔记本电脑和数位板。“您也用这些数字工具?

”林绣珠笑着打开电脑:“非遗传承不是固步自封。这是我自学的设计软件,

可以帮助我把传统纹样转化为数字格式。”她调出一个文件夹,

里面系统地分类整理了数百种传统纹样及其现代变体。

小说《针锋相对:当非遗遇见商战》 针锋相对:当非遗遇见商战精选章节 试读结束。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